蒋介石

蒋介石孙子回大陆祭祖,在祖母墓前含泪说了5个字,道出爷爷心愿

1996年10月,浙江奉化溪口飘着细雨。蒋孝勇把伞往后一甩,扑通跪在祖母王采玉墓前,额头贴地,声音像是从胸腔里挤出来:“我们回来了。”五个字,重得把两岸相隔47年的海峡都震出一道缝。那天,当地老人说,溪口的桂花开得比往年都早,像是提前知道蒋家第三代要回家。

心愿 蒋介石 祖母 蒋友柏 武岭 2025-11-18 10:21  2

1954年,汤恩伯在日本暴病而亡,蒋介石冷哼:他五年前就该死

1954年7月2日,台北草山官邸的清晨比往常更闷。蒋介石翻完东京来电,把那张薄薄的电报纸随手一扔,纸角磕在玻璃板上,“啪”一声脆响,像有人放了一记空枪。侍卫在日记里写:“先生只说一句,‘他早该死’,便上楼做礼拜。”那天报纸的讣闻栏小得可怜,汤恩伯三个铅字,缩在

日本 蒋介石 孟良崮 汤恩伯 三芝 2025-11-17 09:41  1

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,为何张学良执意要送蒋介石回南京?

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,杨虎城遭撤职留任,旋即被“放逐”至欧洲。而张学良,于1936年12月25日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后,仅仅数日,便被南京军事委员会以“劫持统帅”之罪名判处10年监禁。尽管这10年刑期随后获蒋介石特予赦免,然而仍需交由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。这一管束

南京 西安事变 张学良 蒋介石 杨虎城 2025-11-18 11:49  1

二战时期,史迪威看不上蒋介石,却对朱老总非常佩服

“花生”这个外号,是史迪威在日记里给蒋介石起的。听起来像随口一嘟囔,其实把这位美国将军的愤懑全倒了出来:嫌蒋个子小、格局更小,整天把美援当私产,前线却按兵不动。1944年10月,矛盾终于炸锅,华盛顿一纸调令,把史迪威召回,表面是“战略分歧”,说白了就是“你们俩

二战 蒋介石 史迪威 史迪威公路 迪克西 2025-11-18 10:33  2

《沁园春·雪》,为何让蒋介石感觉“比打了一个大败仗还丢脸”?

1945年11月,重庆《新民报》副刊角落,一排铅字像雪粒砸进热锅——“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……”报童还没喊出口,稿子已被传进国府军政部。三天后,蒋介石在黄山官邸读完剪报,沉默得能听见壁炉里松柴爆裂。他忽然问秘书:“确定是毛泽东手笔?”声音轻,却像给空气上了夹板。

败仗 蒋介石 亿兆 戴季陶 陈布雷 2025-11-18 10:29  2

48年两国军高官互相指责对方是卧底,蒋介石的态度,令人啼笑皆非

1948年11月,南京黄埔路官邸的暖气烧得旺,可会议室里的空气却像结冰。郭汝瑰把公文包往桌上一甩,文件哗啦散开,全是“徐蚌会战”兵力配置表;刘斐也不示弱,掏出一叠电报,拍在蒋面前,指节都拍红。两人异口同声:“他是共谍!”——活像一对吵架的夫妻,互相揭短,连“昨

卧底 国军 高官 蒋介石 国军高官 2025-11-18 10:16  1

蒋介石退守台湾时,专门带走了3名高官太太,她们的命运令人惋惜

1966年3月,台北士林官邸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。警卫奉上一封加急电报,蒋介石看完后抬头,只说了一句:“对岸要放人了。”手下会意,他指的正是被解放军俘虏已近17年的黄维。与此同时,电报上还附带了三个熟悉的名字——蔡若曙、王玉玲、叶霞翟。多年以前,正是这三位女子被

王玉玲 台湾 高官 蒋介石 叶霞翟 2025-11-15 02:46  1

我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:我看不上蒋介石,所以我留在了大陆

从小县城出来的孩子,走到了庐山脚下,怎么就和时代的风云人物搅在一起了?冯友兰一辈子在哲学这潭水里扎根,天天琢磨天理人欲,可现实却用一封请柬,把他搅进了政治这锅浑汤里。人有时候,真是没法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。历史这东西,总是在你想安安静静读书的时候,推门进来,说:

冯友兰 哲学家 蒋介石 近现代 贺麟 2025-08-27 12:02  2

蒋介石晚年懊悔不已,感慨:最大的失策,是没把精锐部队撤出东北

“要是1948年10月15日那天,我直接飞锦西而不是北平,东北也许就保住了。”——台北草山官邸的值班参谋都听过这句梦话。老头儿半夜攥着电报不睡觉,非说卫立煌谎报军情,其实卫立煌前脚发完“锦州断粮、机场落弹”的电报,后脚就被廖耀湘拉去啃冷馒头,谁也没空编故事。

开滦 蒋介石 精锐部队 卫立煌 廖耀湘 2025-11-18 03:13  1

韩复榘被蒋介石杀后,他的儿子韩子华,为什么成为了志愿军?

1948年12月,北平城防尚未易手,傅作义的炮弹还堆在德胜门外。 韩子华把母亲送上南苑机场最后一班去青岛的军机,自己却转身钻进西直门,口袋里攥着一张折成指甲大的纸条——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约他“平安夜礼拜后谈英文诗”。那其实是中共城工部的暗号,接头人姓崔,化学系

志愿军 蒋介石 韩复榘 子华 平安夜 2025-11-18 01:49  2

蒋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,看到毛主席住的窑洞后,当天匆忙离开

1947年8月7日上午10点25分,一架美制C-47在延安临时跑道蹦跳落地,螺旋桨卷起黄沙,像有人往天空撒了一把辣椒面。机舱门开,蒋介石先摸了摸帽檐,再摸胸口——那里藏着两份清单:一份是胡宗南递的“剿匪”时间表,另一份是他自己用铅笔写的“延安观察要点”——“察

蒋介石 毛主席 延安 胡宗南 窑洞 2025-11-18 01:24  2